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据彭博社报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表示,由于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和需求降低等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将比2022年更具挑战性。
大众集团预计2023年将比今年更加艰难
Arno Antlitz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集团需要提高生产率并降低固定成本,因为不能将原材料飙升和能源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他同时指出,预计整个行业明年有望继续实现小幅增长。从目前来看,大众集团仍然有充足的订单,可以支持明年上半年的销售。
不过,大众集团也面临着转向电动化的阻力,由于软件部门Cariad的问题,导致大众最关键的Trinity电动汽车项目推迟了至少两年。Antlitz指出,Cariad仍然是大众集团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目前,大众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电池业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
大众集团在上个月已经将2022在中国的销售目标下调约14%
彭博社报道还指出,与特斯拉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大众集团一直也在关注中国市场的深刻变化。据了解,大众集团上个月已经将2022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下调约14%。
新能源汽车市场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别找理由了
价格高,质量差,真不明白为啥还有人买大众
“提高生产率并降低固定成本,因为不能将原材料飙升和能源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懂得都懂
转嫁给大众的供应商,车越来越垃圾
没人买了,就说没人买了,
国人已经被电车冲晕了,车这个东西归根结底是个机械物件,好车和坏车的地盘有驾驶经验的就能感觉出来,像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这些已经有足够沉淀的公司以外,就不说别的,啥蔚小理又华为的,剥开华丽的外衣那些代工厂就是燃油车那些给狗狗都不开的厂子做出来的
通货膨胀和需求降低?人家比亚迪不受这些影响耶
像美国一样换上8at试试看
本身就不咋地,车机和电控做的还烂的要死
定价比国产高太多,车是好车,我说id4/6
大众神话破灭
回应太消极了。
筷子悬架比亚迪抢占市场早,没变速箱靠电机
ID.系列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这情况?还用你说吗……?
合资厂乱搞,员工不能说真话,问卷作假,唉
质量确实是不咋的了,跟以前的差远了
没事,后年销量还会更低
傲慢与偏见决定了它必将被正义打败!
大的产品定位不行,混动长续航没有车型,纯电动也没长续航的。搞几款能打的混动与纯电动车型,在长续航,百米加速上要下功夫,现在年轻人买车的思想观念改变了。
服务太垃圾了,大众现在就是做一锤子买卖
大众烧机油的发动机不换过新的,中国人都怕了
质量那么差,那么多傻子还买
现在大众油车有钱赚还在第一位置,所以电车缓一下也没啥问题,2025年见;明年其他国产电车也要上量,价格战在所难免,比亚迪加油!
讲一点利润不就好了
死心眼,花钱买个车机不香吗
在降买的人更少
企业形象很重要,想当初到大众4S店咨询帕萨特遭受的爱理不理,大众的傲慢让人十分难受,至以后我买的3辆车没一辆是大众的,当时就感觉大众迟早会走下坡路。
不可能、我们宇宙第一
光一个双黑周围劝退了多少人
哎
会一年比一年难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下调50有可能,没人买了
因为本田丰田已经开始降价销售,大众信仰崩塌,生存空间机会更加没有了
大众纯电和混动不占优势,高端车型面临国产新秀挑战,再说三十万以上人们很喜欢BBA雷克萨斯,辉昂和蔚然起不来也就因为这个,途昂好点因为太符合国人理念。中档车帕萨特迈腾从性能到销量只能说中规中矩,不复十年前B级王者。低端车放弃桑塔纳菠萝只有朗逸打底,好像也不太好。总的来说,现在还行,但谁能保证常胜将军呢
内饰万年不变,怎么卖?
大众至少比本田强多了
一汽大众出来的垃圾下调 百分之四十都少。基本上七折都没人要的东西。这是现实
我感觉会超过20%
所有车型降价五万,把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新技术放到大陆,不减配,明年销量利润就上来了。
大众还是可以
韩国车失去中国市场,照样是全球第三。丰田和大众,惨了
看评论好多都说质量差 而且没有认证车主 但实际销售数据前10应该有3个大众
跟别克一样降四五万块钱看看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