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日前,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发布了2022年产销情况:全年共生产汽车7180辆,交付4369辆。
Lucid Air
虽然生产与交付均未破万,但Lucid方面表示,与此前全年6000-7000辆的生产目标相比已经超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Lucid制定的2022年的产销目标均在1万辆以上,不过在2022年8月,Lucid集团宣布,受供应链及物流等因素影响,2022年的产量目标将削减一半至6000至7000辆。
Lucid是由特斯拉前副总裁兼董事谢家鹏(Bernard Tse)和甲骨文前高管温世铭(Sam Weng)于2007年创建,2020年9月,Lucid发布了旗下第一台量产车型——Lucid Air。
Lucid Air
2022年5月份,被称为“美国小鹏”的造车新势力Lucid Motors宣布,正式与沙特阿拉伯进行签约,未来将在沙特建造一座名为“AMP-2”的制造工厂,年产能将达到15.5万辆。
Lucid正式宣布在沙特建厂
值得注意的是,Lucid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在2022年年中,我们在招聘平台上发现了有关Lucid在中国进行招聘的一些消息,Lucid距离登陆中国市场已经不会太远了,而落脚点,与特斯拉一样,在上海。
Lucid正在招聘中国区HR负责人
一些其他岗位也在同步招聘中
按照规划,Lucid计划最早将在2023年扩建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市的AMP-1生产设施,以助力公司实现年产量40万辆的目标。
这不是byd的汉吗?
这几乎是要照抄小鹏P7吗?
面对中国市场,特斯拉也不是比亚迪的对手,何谈新手呢?
这车车机是真的快
很比亚迪啊
居然在沙特,他们有供应链
来中国建厂,成本立马下来,产能吗,有多少订单就能产多少
lucid技术挺好的,可惜就是太贵,成本控制不下来
每次我都以为是比亚迪
性能指标能同时碾压行业老二老三,整车质感堪比内燃油车C、D级,但产能和售价太感人,至今也解决链路和成本迹象,估计最多还能坚持几年
招的都是SQE,只是在中国采购零部件,
产量低找富士康
已阅读了
感觉有点像汉
又一批国人要跟上了
等它上市估计新能源市场都饱和了吧,BYD,特斯拉速度太快了
看特斯拉的T名、看蓝宝石LUCID名明白
这个品牌高层才是原来的特斯拉原班人马,创始人也有华人,中国市场跟卷,还真有胆量!可能中国在软件控制方面可以学习一下!
出头像蔚来的ET7
理想的轿车版
这车性能相当高
星途
美国这种抄袭的拼凑货根本没人买
价格老高了
而落脚点,与特斯拉一样,在上海!
仿照比亚迪汊
买这个车的,生命至上,大家不要当小白鼠
那又怎麼樣,這種事情,好像跟國民的幸福生活沒關係啊!
为什么一直叫什么所谓美国小鹏啊,俩调性完全不一样
看过评测,风头不亚于特斯拉,电机十分强悍,很期待它进入中国市场
比极星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