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对于购买电车的用户,最关注的指标,莫过于续航里程了,现在电车多采用CLTC工况下综合续航里程。不过CLTC标准,更侧重城市行驶工况,没有考虑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最高测试车速也只有114km/h,平均测试车速28.96km/h。
这导致CLTC工况续航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存在较大差异,高速、冬夏,都存在续航打折扣的情况,个别车型甚至冬季打了对折,“续航虚标”也成为用户群中最多的槽点。
其实,提升电车的续航里程并不是多高的技术门槛,堆砌更高容量的电池就可以实现,但若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实现官方续航里程,也就是说达到很高的续航达成率(实际续航/官方续航),这就有了技术含量了。
这需要动力电池系统、电驱系统与热管理系统全面协同,从而适应任何极限场景,通俗说就是热管理系统,能够确保车辆在-30℃-55℃的极寒酷热环境下,电池仍能保持15-39.8℃的最佳工作温度,不浪费每一度电,这是车企核心技术能力的直接体现。
如果不愿意花精力去分析各家技术优劣,小编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可以用续航达成率来直接衡量三电技术的先进性,毕竟技术吹的再上天,续航达成率偏低,说明三电基本功是有差距的。
近日,某“之家”平台组织了一场“极电挑战”活动,测试续航达成率。6款测试车型,在14~28°C的户外温度下,从满电跑至续航为0,挑战车辆极限,最终结果出炉:极氪001、特斯拉Model Y、Model 3、蔚来ET7、比亚迪海豹、比亚迪汉续航达成率分别为92.16%、86.48%、77.19%、76.98%、71.00%、67.54%。
谁的三电技术更牛掰,大家清楚了吗?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编辑:田淼,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赞就完了,哈哈
不错,转发了
值得推荐,已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