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8月3日晚间流出一张聊天记录截图,14人的【哪吒品牌中心管理群】,截图里的讨论内容概括下就是:怎么无风险的蹭吴亦凡的热度?并且还设计了一个蹭热度—出圈—道歉—开除的营销闭环。
而比截图的沟通内容更令人震撼的是,后续仿佛《楚门的世界》一般的进展。哪吒汽车在截图并未大规模流传的前提下,迅速发出声明,截图的时间显示是21时45分,23时19分处置说明已经出炉,声明立刻开除市场负责人彭钢和群里发表不当言论的人员。23时39分,哪吒汽车投资方360公司也发出声明支持哪吒汽车的处理方式,23时58分,CEO张勇发出评论。热度被一连串的声明给烘托起来,估计都没几个吃到生瓜的网友,流传开的时候就是一整套的线索和故事流。
23时19分,公司声明
23时39分,投资方申明
23时58分,CEO的评论
从截图流出到哪吒汽车发表声明,前后不到两个小时,而聊天记录中的彭钢似乎也如他所声称的被当成相关人员给开除了。
首先,车评网不赞成彭钢针对吴亦凡说的“坏人也需要机会”、“哪吒精神就是给所有人重新做人的机会”,他说的哪吒精神,应该是指《哪吒之魔童降世》传达的价值观,但人家的价值观明明是:在充满误解的环境里,我们依旧要坚持做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么正能量的电影怎么就变成请吴亦凡代言的说辞了?是梁静茹给了彭钢勇气吗?
其次,哪吒汽车这一波操作,疑似是自导自演的营销。14人的管理群,也能把截图流传出去,还挺罕见的,之前的各种吃瓜的聊天记录都是人数众多的群聊被截图发出;而这个公司的所有人仿佛不睡觉一般地守着媒体平台,在没多少人注意到截图的时候毅然决然发声明,然后投资方、CEO张勇轮番上阵表态,车评网只能说,的确不合常理,但如果非要说哪吒汽车就是日夜不分辛勤工作,那也只能说一句:失敬。可惜的是,网友并没有因为这一系列操作,产生对哪吒汽车的好感,更多是觉得这一揽子操作烦人的很,进而对哪吒汽车的主营业务产生恶感,也是得不偿失。
哪吒汽车品牌所属公司为2014年成立的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也是烧钱小能手,前前后后融了100多亿。今年4月的D轮融资引进奇虎360为投资方,然后短短几个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过之前的“精神股东”言论花了2天时间回应(有自媒体称360没出钱,是精神股东,然后哪吒汽车和360一起回应说在正常履约,将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看来哪吒汽车和奇虎360以前也不是24小时长在网络上啊。
然后看看销量,7月造车新势力的前三甲是:理想汽车交付8589辆,小鹏汽车交付8083辆,蔚来汽车交付7931辆。哪吒汽车7月成绩也不错,交付了6011辆。听起来仿佛旗鼓相当,但实际上差异很大,因为理想、小鹏、蔚来等三家造车新势力的主要车型售价多在20万-40万之间,而哪吒汽车的售价基本在10万以内,定位于中低端市场,所以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没办法和新势力三小强相提并论,周鸿祎的“蔚小理哪”多少有点一厢情愿。
图为哪吒汽车的哪吒V车型
新能源的中低端赛道非常凶残,卷到不能更卷,销量最大的神车五菱宏光, 2020年虽然全年卖出去160万辆车,但是每台车赚不到90元,全力解释什么叫做赔本赚吆喝。哪吒汽车如果不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继续和五菱宏光、奇瑞小蚂蚁、长安奔奔EV一起卷,前景堪忧,毕竟同价位的竞品们基本是主机厂布局的一部分,而哪吒汽车却是所有。
回到这次的吴亦凡事件,其实企业寻求知名度无可厚非,但盲目地蹭热点很可能被热度反噬,现在吴亦凡的热度大过易烊千玺,但商业价值却几乎为0,因为衡量商业价值除了知名度,还有美誉度。希望哪吒汽车再次出圈的时候,是因为产品和技术。
图为吴亦凡剧照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慕容排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一点社会价值观都没有,怎么有这么个玩意
垃圾
给我们姓吴的丢人,你个小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