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10月23日,中国重庆科学会堂举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人工智能主论坛上,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智能驾驶高级工程师潘屹峰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智能网联汽车—长安汽车的实践与思考》的演讲。他指出,未来汽车将演变为具备数据生命和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移动空间,并以汽车机器人形态呈现。
潘屹峰介绍,长安汽车正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旨在转型为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该计划涵盖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三大战略方向,其中北斗天枢计划聚焦智能化发展。公司在全球构建了以重庆为核心,覆盖北京、上海及美国底特律的研发布局,并联合产学研力量成立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长安组建了超过5000人的研发团队,专注提升智能驾驶用户体验。
在技术研发方面,长安汽车聚焦全场景智能驾驶体验,推动产品从“好用”向“爱用”升级。潘屹峰强调:“一切技术研发均围绕用户体验展开,对用户无价值的功能坚决不做。”公司计划自2024年起逐步落地高阶智驾功能,包括远程挪车、全向自动紧急制动架构。

潘屹峰透露,长安汽车依托年销超200万辆的规模优势,累计采集有效数据达600PB。预计至2025年底,自动驾驶高质量场景数据将突破1000万段,支撑城区领航功能达到“可用”水平;2026年数据量计划增长至3000万段,实现“好用”目标。算力方面,公司以“疆算入渝”项目为基础建成5000P算力集群,当前算力占比55%,预计年底提升至70%,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算力与存储资源。
在产品实践层面,长安汽车以安全与效率为核心,推出高速城市领航、自动泊车及安全辅助三大产品线。目前已实现远程挪车、全场景AEB及骑士识别等创新功能。潘屹峰表示,公司正通过AI EV技术架构整合智驾、座舱等六大领域,构建具备情感交互能力的“类人大脑”,实现自然语音控车、环境自适应调节等功能。2024年,长安成为全国首批L3及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并完成APA7.0远程代客泊车全量推送。
展望未来,潘屹峰认为AI汽车将超越交通工具属性,成为移动空间、数据载体与智能终端。他呼吁行业聚焦技术本质:“不应将自动驾驶视为技术炫技或资本狂欢,而应踏实提升用户体验。”长安计划于2026年推出飞行汽车原型,2027年发布人形机器人概念产品,拓展具身智能应用场景。他最后强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行业需保持开放交流,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