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比亚迪高管批评新气候法案,美国市场或搁置不入

近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彭博采访时,指出了美国的新气候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中的一些问题。据悉,该法案旨在通过税收优惠和资助促进美国国内电动车制造,这对于比亚迪这样的汽车制造商意味着运营成本将过高,因为其需要符合新法案中的标准。

据悉,《通胀削减法案》为鼓励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增加,提供了税收抵免和其他优惠政策。但是,这引起了李柯的担忧。她表示,这种做法可能会减缓美国的电动车采用,因为消费者无法获得最“实惠”的选择。

李柯所担心的是,这项法案中的一些规定将对比亚迪在美国的经营产生严重影响。根据该法案,关键金属原材料占比2023年40%在自由贸易国开采或加工,电池组装或生产2023年50%在北美。从2024年开始,电池成分中包含任何产自“特别关注国”名单中的国家将不再适用补贴,并没有禁用的要求。

李柯说:“我们需要确保每一步都能成功,我强烈认为,《通胀削减法案》可能会减缓美国的电动车采用。”她建议美国政府应该考虑一些其他的合理政策,以鼓励车主和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

比亚迪认为自己需要考虑其他市场,而非美国市场。关于比亚迪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的问题,李柯希望讨论其在墨西哥、智利和泰国等市场的增长计划,并且非常明确地表明:“美国市场不在我们目前的考虑范围之内”。

根据该法案的规定,取消了单一车企20万辆补贴数量上限,特斯拉、通用等已达补贴限额的车企将重回抵免名单。此外,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可以享受最高7500美元和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适用条件系售价不超过8万美元的SUV、Van、货车及不超过5.5万美元的轿车,总收入不超过15、22.5和30万美元的个人、家庭户主和夫妻联合纳税申报人。

该法案补贴政策仅针对在北美组装的新能源车型,电池组件以及其中关键材料(包括锂、镍、钴等金属)需来自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总之,《通胀削减法案》为鼓励消费者使用电动车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但是,比亚迪的李柯指出,如果政府想要真正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应该考虑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以免对汽车制造商、消费者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比亚迪将继续寻求发展其在其他市场上的业务。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