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日前,2021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博览会在海口召开。本届年会以“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在大会现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围绕“汽车市场分析与展望”发表了演讲。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
提及未来的总体汽车市场如何发展,徐长明表示,在“十四五”期间,汽车市场将保持比较缓慢的增长,大概每年增长几十万辆。“2022年,从保险终端消费角度讲会比2020年有所增长,大概增长五六十万辆,批发量增长的幅度将会更大。”
在结构方面,徐长明指出,由于“95后”逐步成为购车主力,并到2030年会超过1/3的比重,届时会倒逼汽车市场加速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同时自主品牌会处于有利地位。
2000年-2020年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20年的汽车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徐长明分成三个阶段来分析,“前十年是第一个阶段,年均增长率是在33%;第11年(2017年)的增长是第二个阶段,年均增长10%多一点,2018年至2020年是第三个阶段,已经出现连续三年的下行。”
2021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博览会现场图
至于未来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徐长明给出答案,共有三方面因素:“第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中国GDP的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最重要的。第二个因素是收入差距,和中等收入群体的一个成长的速度。第三个因素就是人口密度。”
徐长明进一步说明,其中,只要经济增长速度快,人们的收入增长就快,具备买车能力的人增长的就快。不管是首购还是复数保有的数据都能快速增长。收入差距方面,徐长明表示,“收入差距大就意味着高收入家庭,汽车已经普及基本到头了,但是低的由于收入不行,就差距大一点,这就是一个收入差距影响未来的普及。”徐长明估计,“十四五”期间,我们国家的收入差距是稳中有降,从现在判断它起的作用不会特别的明显。
而人口密度也对一个国家的汽车普及有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高收入家庭的复数保有量,人口密度大,意味着居住的地方没有停车位,停车位则比较紧张。”
对“十四五”期间的汽车市场的判断,徐长明认为,“十四五”期间汽车需求每一年略有增长,大致比现在每一年增长五六十万辆的水平。
未来车市发展加速,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对于2020年车市的情况,徐长明从保险数据、终端消费来分析称,“应该说(2020年车市)跟今年相比将略有增长,不会太大。”他表示,“这是由于今年在批发环节出现紧缺,车企把库存车都卖出去了,终端的消费减少的并不多。最近两个月(芯片)已经有所好转,现在库存、车价已经降下来了。”
对于2022年的车市,徐长明表示,“从终端保险来看,将比今年增加60、70万辆。如果芯片解决比较好的话,批发量增长会比较快,我估计150万辆甚至更多一点的增量。现在加上库存已经很低了,明年一定有一个补库存的过程,终端批发量增长比上险量增长要快。”
沙发
想投稿怎么办,有人知道么
小编该多做做功课
虽然不错,但是个别地方不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