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在巴以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品牌在以色列市场实现显著突破。继成功开拓南美、俄罗斯及东南亚市场后,以色列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进军发达国家的重要跳板,并创下中国品牌在发达经济体中最高市场占有率纪录。
以色列汽车进口协会统计显示,今年前八个月登记上牌的新能源车辆中,近半数来自中国汽车品牌。奇瑞与比亚迪分别位列销量排行榜第三、四位,仅次于专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丰田和现代。若单计纯电动车型,销量前十车企中九家为中国品牌,美国特斯拉排名第五。
中国汽车在以色列整体市场占有率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制造汽车市场份额已达28.7%的历史峰值,较2021年同期的1%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以色列汽车进口来源国中唯一连续多年保持份额增长的国家,市场份额仅次于欧洲的31.2%,超越韩系车的19.5%与日系车的15.9%。
当前巴以地区仍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以色列政府近期公布方案计划于2025年10月7日前完成加沙地带平民疏散工作,预计影响约80万居民,其中多数已处于流离失所状态。军事行动方案显示,以军将实施三个月围城行动,随后展开两个月清剿行动。这些计划若付诸实施,可能引发新一轮人道主义危机。
本轮冲突始于2023年10月7日,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约3500枚火箭弹,并通过海陆空多路渗透,造成约1200名以色列民众伤亡。
军事冲突中的意外事件为中国汽车赢得口碑。2025年6月伊朗对以导弹袭击中,一枚弹道导弹推进器坠毁引发多车起火,唯独被击中的小鹏G6SUV未出现燃烧现象,该事件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尽管处于战时状态,以色列经济仍保持韧性。过去三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维持在3%,经合组织四月预测显示,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3.4%,2026年有望提升至5.5%。数据显示,该国近二十年来仅在疫情期间出现经济负增长。
以色列自2018年起大力推进交通能源转型。政府宣布2030年起全面禁止燃油车进口,通过降低购置税、扩建充电网络等措施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电动车购置税率设定为10%,显著低于燃油车83%的税率。虽然近年优惠政策逐步退坡,电动车税率已由2023年的20%升至目前的45%,但电动化趋势依然强劲。
截至2025年二季度,以色列新能源汽车在新车登记中占比突破50%,燃油车份额降至40.7%,较2024年同期的47%和2023年同期的54.9%持续收窄。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以色列国土面积有限,家庭充电便利性降低了公共充电设施依赖度,这为电动车普及提供有利条件。中国车企在此积累的本地化经验,特别是针对西方市场注重驾驶体验的产品调整,将为开拓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提供重要参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