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车企强强联合,构建超级汽车集团新格局

近日,东风汽车集团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透露其母公司正与其他国有资本背景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宜。此次重组可能会引起间接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变更,但实际控制人将保持不变。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对于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业务可能重组的广泛猜测。

事实上,东风集团、长安汽车以及一汽集团这三家汽车央企早有合作意向。早在2017年12月,这三家企业就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前瞻技术、全价值链运营、海外市场拓展及新商业模式探索等领域展开合作。这一合作当时被视为三家央企可能合并的信号。随后,在2019年3月,这三家央企与阿里巴巴等公司合作,成立了网约车平台T3出行。尽管T3出行凭借初期补贴和强大的股东背景迅速崛起,并一度受益于滴滴的下架,但仍难以动摇滴滴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2020年1月,这三家央企又与南京市江宁区共同出资成立了中汽创智,旨在打造一家创新型汽车高科技研发企业。然而,尽管中汽创智的目标是共同开发行业前瞻技术,但由于三家企业在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资源共享并不充分,导致中汽创智的进展较为有限。

相比之下,民营车企在运营管理上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以理想汽车为例,其CEO李想作为产品经理出身,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推动决策执行。而传统车企的产品经理在推动项目时,往往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决策效率较低。此外,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夏珩和何涛曾是广汽集团的中层员工,他们的成功创业经历吸引了大量广汽员工加入小鹏,这也促使广汽集团不得不思考如何通过打造新平台来留住人才。

近年来,央企和国企的整合重组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的重要举措。例如,南车与北车的合并重组为中国中车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宝钢与武钢的合并则成为钢铁行业的标杆。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整合重组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汽车行业的竞争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力说话。尽管合并重组可能打造出规模更大的汽车集团,但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运营效率。否则,仅凭规模优势占据更多资源,可能难以真正推动行业发展。例如,比亚迪在疫情期间敏锐地察觉到芯片短缺问题,迅速采取行动囤积芯片,并后续出借给其他车企,展现了民营企业在决策和执行上的灵活性,这或许值得整个行业借鉴。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