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私域流量时代,车企已经不需要市场调研公司了,如何转型?

还记得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吗?靳东扮演的贺涵是一家调研公司的合伙人,每年大几百万的收入,住别墅,开奔驰,戴名表。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也的确是市场研究公司那个时代的写照。

D:\自媒体\行业\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70723_e9029e1319f34f7b8d014f17ca935d29.pn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每款产品的诞生,从商品企划,到模型测试,再到上市后跟踪,市场调研课题贯穿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市场调研公司的合伙人,收入虽没有贺涵那么高,也属于金领职业。

市场调研虽然逻辑严谨,但毕竟是小样本数据,过程既漫长,又昂贵。在燃油车时代,市场格局稳固,头部车企利润丰厚,产品迭代慢,市场调研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并不突出。

D:\自媒体\行业\src=http___pic.51yuansu.com_pic3_cover_01_34_42_592498409eb6b_610.jpg&refer=http___pic.51yuansu.jpg

但在电车时代,新势力“野蛮人”的冲击下,传统车企也开始大幅缩短开发周期,由过去的36~48个月的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到18~24个月。产品开发进度争分夺秒,拖沓的线下调研,已经跟不上车企的节奏。

D:\自媒体\行业\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122_c1e4454d53be45308b5af22ad76fddbd.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另一方面,车企纷纷构建自己的APP,开启用户运营,在APP生态下,车企和用户可以直接沟通,用户反馈和抱怨也能第一时间了解。

因此,各大车企纷纷削减了调研预算,市场研究行业也进入了衰退期。

不过,“危”总是和“机”并存,车企对用户的深度洞察需求是永远存在的,APP的客户管理功能,也只能进行简单的单选、多选测试,无法实现复杂逻辑判断。

D:\自媒体\行业\src=http___pic1.zhimg.com_v2-9921dba378cec36bb0cf8490e4c15828_r.jpg&refer=http___pic1.zhimg.jpg

举一个关于价格测试的例子,一款新车,如何定价才最优(销量最大或利润最大),仅给出价格,测试用户购买意愿,是非常不准确的。

因为在测试环境下,用户是简单的单项思维,回答并不符合真实的购买场景。实际上,在购车过程中,用户会深度对比几款意向车型,综合各因素后进行判断。

传统的市场研究,会应用PSM(价格敏感度测试)、BPTO(品牌价格交互测试)、CBC(多因素交互测试)等多种复杂的测试模型,来判断最优定价区间。这些复杂测试模型,现有的CRM系统根本无法提供模板题库。

D:\自媒体\行业\图片6.jpg

所以有的市场研究公司,尝试开发SAAS工具,嵌入车企的APP,让车企可以通过私域用户池,任意时刻发起调研。市场研究公司业务模式从项目制,转向年费制的SAAS服务。

也许这就是市场研究的未来!

D:\自媒体\行业\src=http___ivysun.net_ueditor_php_upload_image_20190423_1555985106904838.png&refer=http___ivysun.jpg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郭有力,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蒋言详 投稿者
一枚车坛四千年美女评论员
1273 篇文章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
  • 最新评论